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 滁州风采 >

魅力皖东民歌,展现地域民俗风情

2017-09-15 16:42  来源: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  作者: 网站编辑  阅读人次:

【字体:】   打印



滁州民歌资源丰富,多地民歌入选省级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

魅力皖东民歌,展现地域民俗风情

美丽中国文化灿烂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也孕育了各地风格迥异、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,表现在歌曲上,就是种类繁多、形式独特但同样美妙动听的民歌。滁州地处皖东,自隋文帝开皇三年(583年)建州以来,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。滁州民歌种类丰富,体系完整,承载着当地生活习惯、方言口语、审美倾向、民俗风情,展示着一幅幅当地人民生活的风情画卷。

 

1

 

滁州地处“吴头楚尾”的优越地理位置,华夏南北文化在此交融,滁州文化的源远流长,丰富多彩。滁州民歌根据演唱内容和产生时代可分为劳动号子、山歌、小调、秧歌、革命历史歌曲等。劳动号子伴随着各种体力劳动而产生,曲调简单,节奏性强,歌词多为即兴发挥。采用“一领众合”的演唱形式,把统一动作、统一节奏的实用性功能与提神解乏、振奋精神的娱乐性有机地结合起来。在滁州民歌中,号子又分为多个小类,主要包括劳作时所唱的《车水号子》、《耕田号子》,打渔时所唱的《扯篷号子》、《绞关号子》等。山歌产生于山野劳动中,其内容多与各种田间、山野劳动有关,曲调高亢嘹亮、粗犷豪迈,音域宽广。滁州民歌中的山歌主要包括高腔山歌、平腔山歌和矮腔山歌。如《山头调》、《过山鸟》、《鼻碰稻尖心里香》等。小调是滁州民歌中数量最大的一类,它曲调委婉细腻、柔美流畅,结构简单、规整,大多为分节歌,如《凤阳歌》、《王三姐赶集》、《杨柳青》等。秧歌是指在进行车水、插秧、除草等农田劳动时所唱的歌,主要起到减轻疲劳、鼓舞精神的功用,如《斑斑芦柴花》《田这头栽秧田那头青》在滁州民歌中传唱不衰。而作为革命老区,滁州革命历史歌曲也熠熠生辉。革命历史歌曲由旧民歌重新填词而来,结构短小精干、旋律活泼、曲调优美动人,如《刘少奇到半塔》等。

在中国民歌的色彩划分中,滁州民歌具有浓厚的江淮民歌色彩。所谓“五里不同风,十里不同俗”,就滁州市而言,北三县(市)(定远县、凤阳县、明光市)的民歌风格相对就高亢、嘹亮、气韵悠长,声音运用上比较刚直一些,如定远民歌《丰收歌》、明光民歌《慢赶牛》等;南四县(市、区)(来安县、全椒县、天长市、南谯区)的民歌风格相对委婉轻盈,如南谯区章广民歌《剪不断情思万里长》;山区的民歌风格相对豪爽,圩区的民歌风格相对就细腻含蓄。在滁州民歌这座巨大的资源宝库中,有一些已经成功跻身省级和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传统曲艺带着满身的历史风尘而来,经历岁月更迭和世事磨洗,成为我们走进过去的一把钥匙,了解先人生产生活的一面镜子。

民歌宝库“连连看”

凤阳民歌

凤阳民歌历史悠久,音韵朴实优美,曲目繁多。最早以文字形式记录的凤阳民歌,可在明嘉靖、万历年间流行的《红梅记》传奇中找到踪迹。在明初移民文化的影响下,凤阳民歌得以历史性更新和很大发展,流行全国的有300多首。闻名中外的《凤阳花鼓》《鲜花调》《茉莉花》是凤阳民歌中的传统经典曲目。凤阳民歌得以流传的主要载体是凤阳花鼓、钱杆子等民间艺术形式。正是由于凤阳花鼓的广泛流传,极大地提高了凤阳民歌的知名度,使这一凤阳地区的民间艺术蜚声海内外。凤阳民歌曾流传至日本、马来西亚等国。近年来,为保护和传承凤阳民歌,凤阳县成立了凤阳民歌研究会、开办了民歌培训班,并组织专场演出,宣传民歌艺术,使传统的凤阳民歌处于可喜的活态传承状态之中。2011年,凤阳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 

2

 

白曲

白曲始于清朝末年,发源于来安县大英乡和文山乡一带,流行于苏皖两省的来安、六合、江浦、南京等地,因为有百种曲调,也被称为“百曲”。白曲的伴奏起初使用瓷碟、简板等打击乐器,后又增加管弦乐器。它的基本调式有《鲜花调》《虞美人》《剪剪花》等,后经过历代艺人的创作改编,有“大曲二十四,小曲七十六”的说法,十分丰富。2008年,白曲被确定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。

 

3

 

端鼓

端鼓是一个流传在皖苏两省河域间的民间曲艺演唱形式,因其演唱时所用的伴奏鼓——端鼓而得名。

端鼓的起源因其特殊的存在形式而难以详细考证。据传端鼓与当年秦王李世民举办盛大的水陆大会有关,源于当时的演唱。端鼓艺人的产生和其他曲艺曲种艺人的产生也有很大区别,多为家传,极少师授。端鼓的演唱形式近乎于戏剧,以唱为主,兼有角色扮演,但又不似戏剧中具备完整的程式及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等行当。2008年4月,端鼓被确定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。

 

4

 

洪山戏

洪山戏历史悠久,韵味独特。它起源于明末清初地摊戏,后发展为香火戏。清代中叶,在香火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。洪山戏流传于皖东的来安、天长、明光,苏北的扬州、六合、仪征等地,至今有300多年历史。洪山戏的唱腔粗犷质朴、高亢嘹亮。起初,洪山戏演唱伴奏只有锣鼓,后又加进了丝、弦、管、笛。洪山戏的演唱伴奏缠绵委婉、优美动听,使洪山戏戏曲音乐的旋律也更趋优美,这为民间戏曲音乐的传承、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。洪山戏剧目丰富,有200多个传统和现代剧目。抗日战争初期,人们创作了以《保家乡》《生产互助》为代表的一批现代洪山戏曲目。2006年,洪山戏被确定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。

 

5

 

丰收锣鼓

明光市“丰收锣鼓”是独有的民族打击乐曲种。发源于明光市潘村镇紫阳南刘庄一带,是流行于皖苏两省,明光、五河、盱眙、泗洪四县的一种民间民族打击乐的艺术形式。“丰收锣鼓”在民间孕育而生并繁衍发展。明未清初,“丰收锣鼓”的乐手不限,少则八至十几人,多则几十人。鼓乐器件有:鼓、锣、铙、钹,其鼓谱独特,表演的形式不拘一格,灵活多变。

“丰收锣鼓”最大的特色是鼓声激扬。未见其形,早闻其声,而且声振如雷。传统的配置比例是鼓2锣4铙4钹2。鼓和锣、铙、钹的比例加大,声响效果更加突出。演奏的方法是鼓指挥,锣主奏,铙和钹辅配,交替击打。“丰收锣鼓”场面欢快,演奏时多达几十人,配上喜庆的服饰,“V”字形展开,时而迎面打奏,时而交叉击打,站立与蹲坐,跳跃与翻转,场面欢快喜庆。2008年,丰收锣鼓被确定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。(记者张 然整理)

  热   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