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 滁州风采 >

张祥安:创新求变促发展 助力脱贫攻坚战

2017-03-14 17:19  来源: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  作者: 网站编辑  阅读人次:

【字体:】   打印



3月11日新华网报道

全国人大代表、滁州市市长张祥安:

创新求变促发展 助力脱贫攻坚战

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(记者高方圆 翁璟)1978年,安徽滁州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,现如今,滁州打响脱贫攻坚战,张祥安强调,我们有信心使所有贫困户能够脱贫,能够跟上国家的整体步伐,全面迈进小康社会。

“滁州具备三大开放优势”

面对新的形势,站在新的起点上,张祥安称,怎样利用好区位资源,抓住国家主导战略实施的机遇,发挥好自身优势,扩大开放,加速开放,提质开放,具体需要多方面的考虑。

张祥安介绍,滁州的开放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。一是区位比较好。“我们地处长江和淮河之间、南京和合肥两个省会城市之间,又是长三角都市圈的成员城市,特别是京沪高铁、沪汉蓉高铁在滁州交汇,四通八达,缩短了与北京、上海、南京、合肥这些区域中心城市间的距离。这是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交通便利条件,为滁州的开放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”张祥安说。

二是机遇比较好。国家正在实施的三大主导战略,即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、长江经济带战略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,都与滁州密切相关。“滁州在‘一带一路’的重要节点上,整个全流域都属于长江经济带的范围,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也给滁州提供了很多机会,包括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化,都在承接。这几年,我们跟河北、辽宁、山东产业的南部转移,合作得也非常好。”张祥安称,“国家的三大主导战略,我们都有机会,机遇是比较好的。”

三是基础比较好。滁州现在有14个省级以上的开发园区,苏滁现代产业园、国家级的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都按照“九通一平”的承载条件在规划建设。“通过多年的发展,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主导产业,这几年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大,但我们的成长还是比较好的。”张祥安说。

面对新的形势,站在新的起点上,怎样利用好区位资源,抓住国家主导战略实施的机遇,发挥好自身优势,扩大开放,加速开放,提质开放。张祥安分析称具体有以下几点考虑:

一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。还要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,借力加快自身发展。“在引进来的同时,我们现在也注重走出去,滁州已经有20多家企业在境外投资。我们现在不仅注重招商引资,更注重招才引智,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。”张祥安表示。

二是坚持左右逢源、双圈互动的发展战略。“所谓的左右逢源就是我们东边有南京、西边有合肥,这两个城市已经是国家批准的《长三角规划发展纲要》当中的两个副中心城市,也是我们国家著名的科教城市。”张祥安说,我们规划借助于南京和合肥这两个省会城市、两个都市圈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,这就是‘双圈互动’。”

三是坚持在对南合作的同时,扩大向北的合作。招商引资也好,走出去也好,更主要的是面向长三角、珠三角。“从去年开始,我们开始向北,因为我们认为北边有很多资源值得利用,我们与北边的有些城市,产业的错位发展空间更大、互补性更强。”张祥安称,“我们现在既注重向南,也更注重向北,南北结合。”

四是抓住周边区域,像淮河经济带的实施,“黄金水道”的打造,通过淮河、长江的出海通道建设,多个方面着力,在扩大开放上提出新的举措、取得新的成就。

“要以创新引领滁州整体发展”

在谈到滁州的发展时,张祥安称,要按照新的发展理念来思考,特别是要把创新发展摆在首要位置,以创新发展再来引领整个发展,包括开放发展、协调发展、绿色发展、共享发展。

“这些年来,滁州发挥自身的优势,抢抓了国家的机遇,整个经济社会呈现了加快发展的好势头。但是,我们也认为要想再发展、大发展必须要解决转型升级的问题,要解决动能转换的问题。”张祥安分析称,“新的动能是什么呢?要按照新的发展理念来思考,特别是要把创新发展摆在首要位置,以创新发展再来引领整个发展,包括开放发展、协调发展、绿色发展、共享发展。”

张祥安介绍,2017年开春,滁州就召开了全市的创新发展大会,力求在创新发展上出台新的举措,主要围绕五个方面来着力:

第一,着力培育创新主体。“创新的主体是企业,有更多的创新型的企业加入到创新发展的大潮当中来,成为我们的主力军,我们的创新才有支撑。”张祥安说,尽管目前全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在安徽全省居于第四位,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的产值和增加值在全省居于第三位,但我们仍然认为还是存在创新不够的问题。

第二,着力建设一批创新平台,搭建一批各种层次的创新平台。“对滁州来说,摆在最突出位置的最大的创新平台就是国家批准的产城融合示范区,国家批了116平方公里,这个示范区对应着南京江北新区。”张祥安介绍,目前规划了“三城一园”,“三城”是以蓝桥新城为主的高教科创城、以开发区高铁站片区为主的原创科技城、以来安汊河为主的水岸科技新城,以及与苏州工业园区合作打造的苏滁现代产业园。以“三城一园”为主要载体,打造好科技创新平台。同时,还要多层次培育与国家院所合作的研究院、实验室、创发平台、双创空间,各类满足市场主体需求的载体和平台。

第三,着力打造人才高地。“因为创新也好、科技研发也好,落脚点仍然是体现在人的身上。”张祥安称,“今年滁州实施了三大行动,一个是‘引博工程’,引进一批博士到滁州来创业、工作,来帮助我们工作。第二个是院士助滁行动,在已有的基础上引进更多的院士到滁州来建立工作站,参与创新平台的打造和建设。有‘万千百’人才引进计划,围绕着国家的百人计划、千人计划、万人计划,结合我们的产业需求,定向的有针对性地引进百万千计划的人才到滁州来工作。”他提及,日前还在清华提到柔性和刚性并重,不求所有、但求所用,主要是借智、借力、借脑来推动发展。

第四,着力推进项目建设。项目是搞科研、搞创新的载体,项目也是人才发挥作用的用武之地。张祥安说:“这两年,还是要更多地把创新发展聚焦到具体项目上。”

最后一个就是着力构建服务体系,包括政策服务体系、行政服务体系、金融服务体系,特别是金融服务体系,要形成财政、金融、社会的多重资本、多类基金跟进的创新举措。

“多措并举发展绿色经济 亮出更好‘成绩单’”

谈及如何发展滁州的绿色经济时,张祥安表示,青山绿水是滁州市永远坚持的发展理念。

“独怜幽草涧边生,上有黄鹂深树鸣”,形容的就是安徽滁州。张祥安介绍,青山绿水是滁州最大的优势,也是滁州要永远坚持的发展理念。

关于保护好绿色家园,围绕着绿色发展,滁州花了不少力气。张祥安介绍,五年时间,滁州通过持续开展森林增长工程,新增造林面积160万亩,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20%多提升到30%以上。

在污染防治方面,滁州全面取缔燃煤小锅炉、黄标车,长期坚持开放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,加强烟花爆竹限放管理,加强城市建设的扬尘治理。同时,构建了土壤环境监测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网络,加强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工业污染治理。“一定要让水变清、天更蓝。”张祥安说。

张祥安提到,过去有段时间,矿山的私采乱挖破坏了山体生态。对此,在山水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等领域,滁州着力进行了修复。如进行饮用水源地的环境综合治理;开展清洁小流域和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整治;今年以来,还按照国家要求全面推进“河长制”。

此外,滁州大力推广绿色节能建筑,如发展低碳绿色公共照明、推进低碳交通发展、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。同时,滁州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如推动废旧汽车、电子家电、电线电缆等“城市矿产”的综合利用,在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实现“多管齐下”。

最后,滁州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、保护用地责任制。张祥安表示,通过多方面的举措,希望滁州可以在未来绿色发展上取得更优异的成绩。

“实现脱贫攻坚 滁州有信心!”

最近一年,滁州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冲锋号。关于脱贫攻坚,张祥安表示,下一步滁州将围绕“四个全覆盖”要求,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和脱贫工作。

据了解,滁州经过建档立卡,全部贫困户13万户,现在每户都已制定了具体的帮扶举措。张祥安介绍,滁州市有123个贫困村,每个村都明确了脱贫的措施。通过去年一年努力,脱贫攻坚战实现首战告捷,顺利完成5个重点县的4.5万人的脱贫、56个村的出列。

张祥安提出,下一步,滁州将主要围绕“四个全覆盖”的要求,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和脱贫工作。

首先,精准扶贫实现全覆盖,特别是在产业扶贫和健康扶贫上,需要提高精准力。通过多年的摸索,关于产业扶贫,滁州推出了一批适合的产业。张祥安举例说,将扶贫和三产服务业相结合,把劳动密集型车间办到扶贫村,办到贫困户身边去,通过一产、二产、三产,因地制宜、因户制宜,把精准扶贫做得更加富有针对性和成效性。

“现在一半以上的贫困户中,50%-60%的贫困户是因病致贫,健康扶贫是重中之重的任务。”张祥安说,为了彻底解决贫困农民看得起病的难题,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健康脱贫“351”兜底保障政策,规定建档立卡的贫困户,在县内治疗当年自掏腰包不超过3000块钱,在市域范围自掏腰包不超过5000块钱,在安徽省内就医就诊的,个人承担的最多不超过1万块钱。此外,针对一些慢性病,常年要吃药的贫困户,省里也提出了相关政策,贫困户除了享受各级医疗保障,国家再给其自费部分报销80%,极大地减轻了贫困户就医吃药的负担。

其次,监测评估全覆盖。为了让脱贫攻坚更加行之有效,张祥安提出,滁州将全面实行台账管理,逐户制定脱贫措施,跟踪问效,逐户由第三方进行评估验收,质量有所提高。

再次,防范返贫全覆盖。在张祥安看来,脱贫容易,采取一些措施,集中一点力量,帮助一户,很快能达到人均3100元脱贫标准。但巩固不住脱贫成果,很快就会返贫。俗话说,“扶上马还要送一程。”滁州为了防止返贫,在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。

最后,责任落实全覆盖。在责任落实方面,滁州做到“三落实”,即对贫困户的联系责任要落实、帮扶措施要落实、包保责任要落实。“通过多项落实,把各级、各部门、每位干部扶贫帮困的责任夯实。”张祥安说。

张祥安强调,我们有信心,通过“四个全覆盖”,以及一年多的经验总结,滁州将会顺利地使所有贫困户实现脱贫,同时,跟上国家整体步伐,全面迈进小康社会。


  热   词